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视频 全程录像 精品课程 百度网盘免费下载地址: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sepqO5RygZfGBDeb7bR88Q 提取码:yjh2




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教学大纲
一、 指导思想
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指导思想是注重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尤其是听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为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提高基础阶段语言学习的效率,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实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目标管理模式。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注重听、说、读、写、译各项语言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体系突出分级分类和应用型语言课程的特色;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更加明确并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建立以考查语言应用能力为重点内容的英语测试系统;同时开展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建设,为学生创造并提供接触英语与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
二、 教学目的
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重点加强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自主学习语言的方法,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将来个人发展、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
三、 课程设置
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包括三个阶段(三个级别):第一阶段课程包括综合英语I;第二阶段课程包括综合英语II、英语听说II、英语词汇、英语阅读技巧;第三阶段课程包括综合英语III、英语听说III,英语基础写作。新生入学后按分级考试的成绩编入相应的级别学习。
每个阶段通常持续一个学期,处于该级别的学生可以选修该阶段的任一种课型。完成本阶段学习后可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即选修下一阶段的课型。完成第三阶段学习后进入提高阶段,可以选修外语系开设的系列英语选修课或第二外语。1、2级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提前结束基础阶段课程而进入提高阶段。各种课型的教学时数均为每周课堂授课2学时,每学期32学时。课内外学习时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2。
另外,为了帮助新生更好地完成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过渡与衔接,外语系将根据实际情况,在新生开始正式课程前,安排一定时间的英语口语、听力、及写作的强化学习。
详细内容请参见清华大学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课程描述。
四、 教学方式
教师讲解与学生实践相结合,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把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兴趣融入教学中,所有课程实现比较人性化的小班教学,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起到启发、引导、组织和监督的作用。在课题上组织开展各种有趣的语言交际活动,如围绕课文主题展开讨论,运用课文中的词语结构等进行游戏,双人对话,小组讨论,演讲辩论,集体表演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同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和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视听说练习,丰富课堂活动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注重课内和课外的有机结合,积极开展课外语言学习和应用环境的建设,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和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自主阅读量大约为课内阅读量的两倍以上;指导学生听英语调频节目,如CRI、VOA、BBC等;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外语系环境组举办的各种活动,如英语讲座,英语角,英语竞赛等。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使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自学中心或通过校园网,随时随地进行符合个人需求的自主学习,并有可能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和提问答疑。
五、 评估考核方式
我校实行课程考试与目标管理相结合的评估考核方式。
1. 课程考试
学生选修某门课程,必须通过该课程的考试。课程考试实行综合评估,包括平时出勤、课堂表现、课后作业,以及期中期末考试成绩。课程考试合格者可获得2学分。
2.目标管理
实行以通过《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为标准的英语教学目标管理模式。《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为国家教育部认可的考试,是对我校本科生英语能力的基本要求。考试分笔试和口试两部分,要求学生每部分分别通过。考试题型除了传统的多项选择,增加口试、写作和翻译等项目的分数比例,以求较为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能力。该考试每年举行两次,学生可自行选择考试时间,考试通过者可获得4学分,并可自行决定是否继续选修提高阶段的各类英语课程或第二外语课程。
《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具体要求及评分标准详见《清华大学英语水平考试I》考试大纲。
六、 实施要点
1.大学英语综合课程在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强化口语、写作等产出技能,加强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2.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要重视传授目的语的文化,以及本族语的文化知识,以便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人文知识。
3.实行分级教学、分类指导、目标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分期分批完成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
4.处理好基础阶段与提高阶段课程以及专业英语课程的衔接,保证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
5.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精讲多练,加强学生对语言技能的训练和实践。
6.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介绍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7.积极开展课外语言环境建设,加强外语自学中心和校园网建设,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接触和操练英语的场所和机会。
8.进一步建设并完善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开发多媒体网络课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为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9.进一步完善作为基本要求的《清华大学英语水平I》考试,客观公正地评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并对教学起到有益的反拨作用。
|